国家把心理咨询师归类为社会工作人员,定位是为整个社会服务,这说明心理咨询师地位重要配资网站查询,对社会治理与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。
二、证书变化历程
地方人社部门证书大概在 2004 年之前,国家人社部证书推出前,部分省市有当地人社部门发放的地方级证书,有少部分一直持续到 2007 年前后。
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人社部发证,2004 年发放了第一批证书,2017 年 9 月发文取消,2017 年 11 月举行最后一次正式考试,2018 年 5 月进行最后一次补考。只有三级和二级两个级别,没有一级,大概有四五百万人参加学习,取得证书的人数约 140 万左右。
行业协会等培训证书人社部证书取消后,市面上出现的培训及证书前后不下百种:有纯粹是骗局的 “国际心理咨询师”,有没什么含金量的非心理机构证书等。最后真正能持续下来并获得广泛认可的,第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(不少人误叫成 “中科院”)发放的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—— 因为合法合规,培训和考核也比较正规,占据了大部分市场;第二个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放的证书,同样是国字头心理机构,但因为运作模式等原因,在认可度上比心理所的证书略低一点。
现在及未来① 中科院心理所的基础培训项目已经结束,2024 年 9 月 20 日截止招生建档,2025 年 3 月和 6 月举行两次考试后正式终止。
展开剩余90%② 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证书由中国心理学会盖章发证,分为助理、三级、二级、一级四个级别,是目前专业性最强的考评体系。目前已开始助理级招生,预计 2026 年 2 月举行首期考试,三级将于 2026 年下半年启动招生。
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证书根据最新消息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目前的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考试,只剩 2025 年 10 月 12 日和 12 月 27 日这最后两次考试机会,明年会有什么变化还没公布。
④ 其他证书目前不少地方人社局职鉴中心在发 “心理健康指导” 证书,培训简单,且是地方级证书,从个人角度出发,我不太推荐;地方卫健委职业技能鉴定所发的证书,原因和上面类似,我个人也不太推荐。
未来或许还会有其他心理机构或组织推出培训及证书,大家可以留意。至于非心理相关组织推出的,我建议不用理会 —— 就像厨师培训学校搞挖掘机培训,一看就不太合理。
⑤ 新职业资格证书?心理咨询师以后会重新纳入职业资格目录吗?有可能,但没法预计需要多少年,目前看十年内大概率不太可能。
三、证书性质说明
很多人都关心证书是否 “国家认可”“官方认可”“行业认可”,这种关心很正常合理,但一般人没真正想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,所以专门说明一下。
证书的简单分类:
学业证书:比如毕业证、学位证等,这里不多说。
职业资格证书:分准入类与水平评价类,还分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两类。准入类的意思大致是,没有这类证书就不能从事相关工作 —— 比如没有医师证行医,就是非法行医;水平评价类则是,有证书说明具备相应水平,但从法律层面讲,没有证书也能从业。“技术” 和 “技能” 大致可以理解为 “技术” 更偏向专业层面。以前人社部的心理咨询师三级、二级证,就属于职业资格证书里的水平评价类专业技术人员证书。
职业技能等级证书:分五个级别,主要对应以前职业资格证书里的技能人员类别,心理咨询师不在这个范畴内。
专项职业能力证书:属于技能证明,是地方证书,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,针对小单元简单技能培训,证书名称不能带 “员” 或 “师”,后缀只能是动词 —— 比如 “羊腿烤制”“面包制作” 等,主要服务于城乡结合部务工人员就业等需求。
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:由具备培训资质的组织机构(比如某培训学校)颁发,有省市级人社厅监制。
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类证书:证书效力由行业内各企业(用人单位)对该协会或组织的认可程度决定。如果是全国性、专业性强的协会或学会,这类证书其实还不错。
那么,到底什么是 “国家认可”“官方认可”?不同人理解不一样。不少人可能认为 “国家认可” 指的是职业资格证书 —— 那心理咨询师只有以前人社部发的三级、二级证符合,但现在没法新考了;如果指的是准入类证书,那心理咨询师从来没有过,以后大概率也不会有。
现在中国职业分类大典里有一千六百多种职业,其中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仅 72 项,准入类大概 55 项 —— 也就是说,绝大多数职业都没有职业资格证书!如果所有职业都要资格证,未必是好事:做什么都要先考证,大家负担更重,这也是国家一直在精简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因。
所以,把 “职业资格证” 等同于 “国家认可、官方认可” 是不合适的,这会意味着绝大多数职业不被国家和官方认可。我认为,只要证书的培训和考核符合相关规定,不管是哪类证书,都属于国家承认范畴,只是含金量确实有差别。
实际上,《职业教育法》等相关法规也明确指出: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结合职业分类、职业标准、职业发展需求,制定教育标准或培训方案,实行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、培训证书、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。也就是说,按国家规定,这些证书都能作为受教育者从业的凭证,培训证书也是国家认可的!
说到底,所有证书本质上都是 “学习证明”。
其实还有个更实际的问题:我们想让谁认可?具体是哪些人?如果有可能,直接咨询这些人就行。比如想自己开咨询机构,就问工商局需要什么证书(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,心理机构注册其实不需要任何心理类证书);想在单位做相关工作,就问负责招聘的人需要什么证书 —— 谁说了算就问谁,他们认可什么才最实际,“行业整体认可” 和 “某个领导不认可” 并不冲突。
再比如,咨询师想让来访者认可:一般来说,参加的专业学习越多、学习证明越多,越容易让来访者觉得专业。当然,专业学习很多,不可能全参加,那选哪种?这就需要看课程框架、课程质量、师资水平,以及发证机构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等 —— 这需要对行业有基本了解,总体来说,国字头心理组织、国际性组织,以及经营多年的大机构,其证书认可度会更高。
四、水平评价体系的更多说明
根据《心理咨询师水平评价规范(试行)》,水平评价分四个级别:助理心理咨询师、三级心理咨询师、二级心理咨询师、一级心理咨询师。
按工作内容及要求助理级可在高等级心理咨询师指导下,从事心理咨询辅助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;三级可在高等级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开展心理咨询,独立从事心理辅导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—— 也就是说,助理级不能独立开展心理咨询。
按学习内容助理级的学习内容,比以前人社部三级、二级咨询师的学习内容更丰富专业,而且仅靠网络学习无法完成:实务课程和见习实习至少需参加 10 天面授,还会设置打卡、实时上传等机制防止弄虚作假。也就是说,完成培训本身的要求就比以前严格很多,如果还是以前考证学员的学习态度,大部分人根本完不成培训,更别说考核了。
按报考条件助理级报考条件:大专毕业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,在最后一学年可报考助理级;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的,也能报考助理级心理咨询师(相当于学历放宽到中专或高中)。
三级报考条件: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士、人社部三级证书持有者、社会工作师(中级),可报考三级;其他心理咨询培训项目若通过审核,其合格证持有者也可报考三级 —— 目前哪些项目能通过审核还不明确(毕竟还没开始审核),但中科院心理所的基础培训项目肯定可以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培训项目是否会申请认证,还不清楚(毕竟它没加入这个体系)。
助理级也有机会晋升到三级,条件是:取得助理证书满两年;除完成三级本身的培训外,两年内必须完成 80 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。继续教育项目需通过认定:国际性、全国性、省级心理组织,高校,精神医疗机构及其他心理机构举办的培训和会议,可申请认证 —— 虽然普通心理咨询也有可能算,但想通过认定没那么容易。单个项目最多算 12 学时,也就是说,两年内至少要参加 7 次这类学习,花费至少上万元。而且这类培训本身不多,就算把所在省市的都参加了,也未必够学时,不主动奔波根本凑不够 —— 这意味着,以后不走专业路线的人,不适合参加这个培训及考核。
二级和一级报考条件:二级需要心理咨询个案时长不少于 360 小时,督导时长不少于 120 小时 —— 不是真正的从业者,既没机会报考,也没必要报考;一级的要求更高。
按考核要求助理级考两门笔试,以选择题为主;三级开始要增加综合评审(具体细则还不明确)。不出意外的话,三级的难度会远大于以前人社部二级的难度,助理级的难度不好说(因为选择题可简单可难)。
按资质审核培训教师、督导、培训机构、见习实习基地、继续教育项目等,都要提前申请并通过认证,而且都有 3-5 年的有效期,到期需重新审核。
对水平评价的综合分析
仅靠网络无法完成培训,主要培训需落地开展;从最低的助理级开始就需要见习实习 —— 不管对学员还是培训机构,负担都不小。
非相关专业毕业、没有以前三级证、没有社工证、也没有心理所培训证书的人,只能从助理级开始,而从助理到三级的继续教育很难达标。
以前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的学员,从全国范围看,我估计至少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以上没参加考试;参加考试的里面,可能有三分之一以上没拿到证书;拿到证书的人里,绝大部分学得不扎实 —— 所以真正从业的,可能不到拿证人数的百分之一!
也就是说,按以前报名培训学员的学习投入程度,只有极少数人能完成水平评价的培训及考核。
初步推论
专业性大幅提升:不管是培训还是考核,都会更加严格,时间、精力、经济成本都比较高。
水平评价体系更适合走专业路线的人,规模会比较小。
普及心理学的任务,看来需要其他项目来承担:虽然水平评价的助理级也有普及心理学的使命,但对普通大众来说,成本还是稍高。
五、其他相关问题
有以前人社部的三级、二级证书,还需要考水平评价证书吗?那属于职业资格证,肯定仍然有效,但从学习本身来说,专业性肯定不够,所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做决定就行。
中科院心理所的证书还有用吗?当然有用。如果想考水平评价证书,参加过该所相关学习的话,可直接报考三级,不用从助理级开始 —— 相比没这个证、要先考助理的人,已经省了很多:能节约两年时间,以及差不多两万的学费。如果不继续考水平评价,这个证书也有用,也是从业凭证之一。
以后想从事心理咨询,必须考水平评价证书吗?当然不是。法律没有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必须具备某类证书,但从实际情况看,想从业必须有相应技能 —— 而技能只能靠学习获得,没有捷径。参加学习就会有相应的学习证明(证书),水平评价体系只是其中一种,也可以通过其他培训体系学习,但都需要达到相应积累。只是,就算完成了水平评价体系的培训学习,也未必能直接成为咨询师(还不够),仍需参加更多课程学习。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证书还有必要考吗?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目标选择就行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该项目,也只剩 2025 年 10 月 12 日和 12 月 27 日这最后两次考试机会,2026 年应该会推出新项目,只是具体变化还不明确。
如果想学习,同时要一个相对不错的证书,又不想花太多钱,可以选这个。和考证相关的内容,暂时还是沿用之前的培训体系(确实有些老旧),但另外增加了一些技能课程。为满足不同学员需求,分了多个班型 —— 从价格和内容看,由于考证政策变化,整体性价比更高,有些课程的价格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,比以前划算很多。这种超低价状态会随着项目结束而终止。
考试不难,但希望大家能稍微跳出 “考证” 的思维:学习才是根本,学以致用才该是目标。
想成为咨询师,没有统一的 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 的培训课程。
期望考个统一证书,之后自然就能成为咨询师,这种想法非常天真且不现实,建议尽快转变观念。原因如下:
① 一名合格的咨询师需要较多积累,不可能靠一个课程打包所有内容(太不合理);
② 心理咨询师确实有重要的通用技能和必修内容,但没有 “统一固定的技术”—— 而是分咨询流派和咨询领域,完成通用学习后,不同咨询师会进行更细分的学习;
③ 同一类课程也有替代选项,不同机构和师资都能开发、传授同一类技能,不能由一家垄断。
好啦,说了这么多,最后总结一句:想要有收获,就必须有投入;想要成为咨询师,就必须非常努力地学习;只要你付出了,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!
小编所在的机构是一家从事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培训的专业机构。在培训方面,我们遵循 “培养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” 这一核心原则,同时兼顾 “不从事心理咨询,仅想在工作、生活中学以致用” 的需求,会继续和多家专业机构合作,开展一系列培训,陪伴大家成长。
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助人者?我想告诉你:不管你是 “素人”(缺乏心理学经验但对心理学感兴趣,想把兴趣发展成职业、增加收入),还是 “咨询师预备役”(已考心理相关证书,但缺乏从业技能和工作机会,正在为工作发愁)—— 只要你对心理学感兴趣,只要有恒心、有耐心、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,都有机会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。
发布于:广东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